(说明:数据来源于wind数据库,数据截止年8月1日。)
●股市流动性跟踪
一级市场:上周IPO规模为64亿元,前一周IPO规模为亿元。
二级市场:上周A股二级市场整体呈现资金净流入。流入方面,上周国内基金(股票+混合)新发行亿元,南下资金卖出亿元;流出方面,两融融资减少亿元,重要股东减持54亿元,交易费用亿元,北上资金流出24亿元。
年7月(截至7月30日)北上资金净流入亿元。净流入前五名行业是计算机、电子、有色金属、医药生物、家用电器,净流出行业前五名是银行、国防军工、电气设备、房地产、非银金融。
年7月(截止7月30日),南下资金净流出亿元。净买入个股前五为药明生物、中芯国际、长城汽车、吉利汽车、比亚迪股份。恒生一级行业净买入前三名为非必需性消费、原材料业、工业,恒生二级行业净买入前三的行业为汽车、药品及生物科技、半导体。
投资者情绪:上周融资交易占比6.8%(上期为9.1%),日换手率1.5%(上期为1.7%),机构挂单卖出亿元(上期卖出亿元)。
限售股解禁:上周限售股解禁亿元,前一周限售股解禁亿元。预计本周限售股解禁亿元。
●全市场流动性跟踪——“量”:货币投放及派生
基础货币投放: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及MLF净投放亿元。上周投放逆回购亿元,有亿元逆回购到期,逆回购净投放亿元。
信用货币派生:年6月,M1增速5.5%(前一期6.1%);M2增速8.6%(前一期8.3%)。年6月新增社融3.67万亿元(前一期约1.93万亿元),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.12万亿元。
●全市场流动性跟踪——“价”:资金利率及汇率
货币市场:上周短端利率多数上行。上周SHIBOR隔夜利率上行12BP,R上行22BP,DR上行19BP,3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4BP。
国债市场:上周1Y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.13%,10Y国债收益率下行8BP至2.84%,期限利差下行10BP至0.70%。
●风险提示:疫情控制反复,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,海外不确定性。
报告正文一、股市流动性跟踪
说明:二级市场的银证转账数据从17年6月16日以后不再更新,故此后A股资金流动合计数据不包含此项目;本报告数据更新至上周日(年8月1日)。
1.1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资金流
(1)IPO融资:上周IPO规模为64亿元,前一周IPO规模为亿元。
(2)重要股东增减持(A股整体):上周重要股东减持54亿元,前一周净减持约83亿元。上周增持规模前三的行业为传媒、房地产、商业贸易,减持规模前五的行业为电子、机械设备、医药生物、计算机、汽车。
(3)新发基金(股票型+混合型):上周新发基金规模为亿元,前一周新发基金规模约亿元,新发基金规模下降。
(4)两融融资余额:截至上周周五,两融融资余额约为亿元,上周两融融资减少亿元,前一期两融融资增加亿元,上周两融融资下降。
(5)陆港通北上资金流入净额:上周陆股通北上资金净流出24亿元,前一周净流入亿元。截止年7月30日,年7月北上资金净流入亿元,净流入前五名行业是计算机、电子、有色金属、医药生物、家用电器,净流出行业前五名是银行、国防军工、电气设备、房地产、非银金融。
(6)陆港通南下资金流入净额:上周港股通南下资金净流出亿元,前一周净流出亿元。截止年7月30日,年7月南下资金净流出亿元。净买入个股前五为药明生物、中芯国际、长城汽车、吉利汽车、比亚迪股份。
行业结构上来看,恒生一级行业净买入前五名为非必需性消费、原材料业、工业、医疗保健业、电讯业,恒生二级行业净买入前五的行业为汽车、药品及生物科技、半导体、工用运输、原材料。
(7)交易费用:上周为亿元,前一周为亿元。
1.2市场情绪跟踪
(1)融资交易占比:上周为6.8%,前一周为9.1%;
(2)日度换手率:上周为1.5%,前一周为1.7%。
(3)机构资金流向:上周机构合计挂单卖出亿元,前一周挂单卖出亿元。
1.3其他重要指标跟踪
(1)限售股解禁:上周限售股解禁亿元,前一周限售股解禁亿元。预计本周限售股解禁亿元(以年7月30日收盘价计算)。二、全市场流动性跟踪——“量”:货币投放及派生基础货币投放:上周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及MLF净投放亿元。上周投放逆回购亿元,有亿元逆回购到期,逆回购净投放亿元。
信用货币派生:年6月,M1增速5.5%(前一期6.1%);M2增速8.6%(前一期8.3%)。年6月新增社融3.67万亿元(前一期约1.93万亿元),金融机构新增人民币贷款2.12万亿元。
三、全市场流动性跟踪——“价”:资金利率及汇率货币市场:上周短端利率多数上行。上周SHIBOR隔夜利率上行12BP,R上行22BP,DR上行19BP,3个月同业存单收益率上行4BP;
国债市场:上周1Y国债收益率上行2BP至2.13%,10Y国债收益率下行8BP至2.84%,期限利差下行10BP至0.70%;
信用债市场:上周5年期企业债收益率下行2BP,信用利差上行4BP;
理财市场:上周公布数据显示,上周末3个月人民币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3.33%,较上期下行2BP;
外汇市场:上周美元兑人民币汇率下行1.99%至6.46。
四、风险提示疫情控制反复,全球经济下行超预期,海外不确定性。
近期广发策略重磅系列报告1重新增持小盘价值系列7.25当前风格是否会切换?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7月第4期)
7.18小盘价值攻守兼备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7月第3期)
7.11重新增持小盘价值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7月第2期)
2小盘成长接棒系列7.4“2月冲击”会重现吗?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7月第1期)
6.27全球的寻找赔率更佳的小盘成长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6月第4期)
6.20全球的通胀交易结束了吗?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6月第3期)
6.6复苏后期,寻找量价突破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6月第1期)
5.23小盘成长接棒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5月第3期)
5.17周期交易的赔率与胜率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5月第2期)
3第三波顺周期行情系列2.17第三波顺周期行情已经确立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2月第2期)
2.2如何布局21年涨价(下篇)
2.2如何布局21年涨价(上篇)
1.3迎接“第三波”顺周期行情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1月第1期)
4微观结构修正系列7.2哪些细分领域还有市值下沉空间——微观结构系列(五)
3.29微观结构恶化的成因与展望——微观结构系列(四)
3.18从微观结构看美债和A股——微观结构系列(三)
3.12如何观测市场微观结构?——微观结构系列(二)
3.3微观结构调整——历史与影响
5暂避锋芒,扩散升级系列5.5一季报总量到结构有何亮点?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5月第1期)
4.26震荡期哪些交易因子占优?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4月第4期)
4.22兼顾“即期业绩”与“市值下沉"——公募基金21年Q1配置分析
4.19紧信用确认,配置方向变了吗?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4月第3期)
4.11坚定市值下沉+低PEG策略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4月第2期)
4.5反弹下半场,继续调结构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4月第1期)
3.28珍惜反弹时光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3月第4期)
3.22微观结构修正进入第二阶段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3月第3期)
3.4拾级而下,“市值下沉”如何布局?
2.24扩散升级——A股市场策略快评
1.31背离已收敛,广度将扩散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1月第5期)
1.17波动加剧,行情扩散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1月第3期)
6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7.26擎画中国FAANG投资图谱—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(七)
6.16从FAANG看A股“热门股”行情—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(六)
4.10历史“供给收缩”下周期行情的启示—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(五)
3.19产能视角看“碳中和”投资机会—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(四)
2.19基于产能周期看当前行业比较—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(三)
2.3哪些行业“供需缺口”潜在扩张?—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(二)
1.19产能视角看行业“供需缺口”——行业比较新视野系列(一)
7“碳中和”系列报告5.20“碳中和”的ESG投资策略—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系列(七)
4.29资金视角看“碳中和”绿色投向—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系列(六)
4.21碳交易市场的“产业映射”—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系列(五)
3.24“碳中和”产业图谱与指数构建—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系列(四)
3.23政策比较:“碳中和”如何实现?—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系列(三)
3.14避闹取静,“碳中和”恰逢其时——周末五分钟全知道(3月第2期)
2.25谋局“碳中和”—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系列(二)
2.9擎画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愿景—“碳中和”主题投资系列(一)
8“广开金股”系列7.29净利润断层如何获得更高收益?——“广开金股”系列(四)
7.1潜力股深挖:AH折溢价策略——“广开金股”系列(三)
6.21北上资金:“聪明钱”选股策略——“广开金股”系列(二)
5.26性价比之王:优化的PEG选股策略——“广开金股”系列(一)
9“科创出鞘”系列7.14科创板:新一轮打新“盛宴”—“科创出鞘”系列(四)
7.5科创板估值“过热”了吗?—“科创出鞘”系列(三)
6.25科创板:四象限选股模型—“科创出鞘”系列(二)
6.21科创板:星火可燎原—“科创出鞘”系列(一)
10“策话新兴产业”系列7.9北上如何配置A股新兴产业?——策话新兴产业系列(一)
7.19新兴产业中外龙头全对比——策话新兴产业系列(二)
7.27揭秘新兴产业的公募基金持仓—策话新兴产业系列(三)
本报告信息
对外发布日期:年8月3日
分析师:
韦冀星:SAC执证号:S4
戴康:SAC执证号:S4,SFCCENo.BOA
●团队成员介绍●
戴康CFA:策略首席分析师,11年A股策略研究经验。年荣获新财富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二名、卖方分析师水晶球奖策略第一名、金牛奖最具价值首席分析师、新浪金麒麟最佳分析师策略研究第一名。郑恺:联席首席分析师,8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。曹柳龙:资深分析师,7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。俞一奇:资深分析师,7年大类资产配置、市场研究和国际比较经验。韦冀星:资深分析师,4年策略研究经验。倪赓:资深分析师,4年策略卖方研究经验。王永健:资深分析师,4年宏观策略卖方研究经验。法律声明请向下滑动参见广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有关推荐文章
热点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