武汉樱花名闻天下,其中又以武汉大学的樱花更为有名。即便如此名声在外,武汉的市花却并不是樱花,而是梅花。
这其实也符合常理,毕竟说起樱花,人们的第一印象它属于日本,而梅花却是我们自己的,是“花中四君子”之一。武汉被称为梅花的故乡,可以想见其悠久的栽培历史。
作为市花,梅花在武汉分布广泛。据统计,武汉全市有83座公园、景区有梅花,其中拥有50株以上梅树的梅林有22片。
每年的12月到次年的2月,是武汉梅花盛放的时节。每年的这段时间,武汉的赏梅胜地游人如织,不仅有本地人,更有全国各地的游客,甚至许多老外也慕名而来。
东湖梅园建于年,占地面积余亩,被认为是我国四大梅园之首(另外三个是南京梅花山梅园、无锡梅园和上海淀山湖梅园)。园内有妙香国、江南第一枝、花溪、放鹤亭、梅友雕像、冷艳亭等景点,其中妙香国是“中国梅文化馆”所在地。
园内有多个品种、两万多株梅花,其中的个品种还拥有“国际身份证”。正因为这样,所以这里是国家级梅花品种资源库,自然也就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梅花研究中心。
东湖梅园有一棵多岁的老梅树,其栽种历史可追溯到南宋。据说是目前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人工移植梅树,被称作“梅祖宗”“梅魂”。它本来是野生梅,经过人工嫁接成为晚花品种——“美人梅”。
因为是晚花品种,所以这位“老祖宗”开花比较晚,盛花期一般在2月底3月初。所以如果想要看它开花,还不能去得太早。除了这棵古梅,东湖梅园内还有将近株百年以上的古梅、古蜡梅,还有树龄在年以上的古梅20多株。
东湖梅园在梅花开放期间,开园时间位早8点到晚6点,门票40元每位。从梅园出来,还可以顺便一游磨山景区,这里是可以免费游玩的。
与东湖梅园一湖之隔处,还有一处历史悠久的梅林——东湖听涛景区的小梅岭。20世纪30年代这里还是私家园林,园主叫周苍柏,他当年在这里亲手种植了很多梅花。
小梅岭占地50亩,种有多株梅花,包括绿萼、粉台阁、送春等20多个品种。小梅岭相对于东湖梅园比较小众,所以如果想要躲开人群,这里的确值得一游。
到武汉,黄鹤楼怎么可以不去呢?去黄鹤楼一样可以赏梅,黄鹤楼公园有两片梅林,一片在蛇山北坡的白云阁,这里有18个品种、将近株梅花;另一片在落梅轩,种有11品种、余株梅花。
落梅轩周围的梅花以绿萼梅为主。绿萼梅因花白萼绿、小枝青绿而得名,是梅花品种中的佳品。黄鹤楼公园门票相对来说贵一些,70元每位。
位于武汉中央文化区的沙湖公园,是武汉市最大的城中湖公园。这里有宫粉梅和白梅余株。其中的平沙水榭景点处有几株宫粉梅,与附近的一株黑松、几丛绿竹做了“邻居”,构成“岁寒三友”同框的景观。
位于武汉青山区红钢城的青山公园,年建成。占地33万平方米,是武汉最大的区属公园。其中的梅林建于年。栽种了50多种多株梅花,是武汉市梅花品种最多的免费开放花园。
武汉全市有22片梅林,63个赏梅点,分布在20座公园内,既有成片的梅林,又有沿路沿湖栽种的散梅,装点着美丽的武汉三镇。就交通便利来说,市区内的公园是首选。
譬如位于汉口的解放公园和中山公园。解放公园的梅花以宫粉、绿萼、朱砂为主。这里既有将近棵梅花,还有0来盆郁金香与之争奇斗艳。中山公园有蜡梅和美人梅,配上公园随处可见的亭台楼阁,古韵十足。
如果想静心感受梅花的清幽,那么可以远离市区的喧嚣,到郊区去,可以去汤湖图书馆和美术馆,或者去武汉园博园、龟山景区、马鞍山森林公园等处,这些地方都有许多梅花可寻可访。
喜欢汉服的朋友,到武汉去,不妨穿上汉服。唐风宋韵,明清装扮,衣袂飘飘,无论是登黄鹤楼,还是穿行于梅花树下,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。此时如果再遇上一位拍照高手,真是不虚此行了。
#武汉冬日#推荐文章
热点文章